第359章 五分钟思考的夙愿
“咯吱咯吱……咯吱咯吱……”
密密麻麻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反反复复,似乎没有停歇。
李老头的儿子似乎很惧怕这种声音,更准确地说,他是惧怕这一条路。
陶慈放开掐着李老头大儿子的手,说:“既然你惧怕这一条路,不敢继续往前走,那么你就回去吧,回到林子里去,不要再来参与这件事了!刚刚,你有一件事说的是对的,黄泉之路中,有些东西是不能共存的。你、你的父亲,或许还有你的弟弟,你们这种有意识的人骨骷髅,是无法共存的,终究会只留下来一个,你自己小心吧!”
陶慈一边说一边看向李老头的大儿子,说:“我可以回到现实中去,你有想要让我帮你转交给你妻子的东西吗?”
“你……要帮我?为什么?”李老头的大儿子有些意外。
陶慈说:“你知道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吗?”
“刚刚不是听你们说,你们是将死之人,要反走黄泉之路吗?”李老头的大儿子有些发懵。
陶慈说:“那是他们两个,我和他们是不同的。我逐骨而行,所到之处皆是客死他乡之人,我会找到他们的尸骨满足他们的愿望,完成他们的夙愿。我来到这里,就是要完成你的夙愿的。”
“我的夙愿?”李老头的儿子似乎有些迷茫,他虽然死了,也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但是大概是由于他死后变成了现在这样的模样,一直保留着自己的意识,所以他似乎并没有什么迫切需要完成的夙愿。
沈欣涵看着陶慈,脸上挂了笑,陶慈在她面前,对于自己的秘密终于不再遮遮掩掩了,这一点沈欣涵很满意。
陶慈说:“给你五分钟考虑,之后我们要走这一条黄泉之路了。”
李老头的大儿子沉默了。
罗浩轩趁此机会悄声地问陶慈:“黄泉之路只存在一个有意识的人骨骷髅,你刚刚为什么要怎么说?可是,现在黄泉之路至少李老头是一个,李老头的大儿子是一个,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李老头的小儿子可能也是一个吧?”
“这有什么关系?”
陶慈叹气,她说:“除了这一次,我只去过一次黄泉之路,在哪里处理事情很顺利,没有像这一次遇到这么多问题。那一次去黄泉之路,我也遇到了一个人骨骷髅。你看到过我的双手吧?我的双手也会变成五指枯爪,其实本质上也是人骨骷髅,虽然只是一部分,只有双手会变化,但是我第一次在黄泉之路看到那个有自我意识的人骨骷髅,我以为我找到了同类。”
看着陶慈落寞的表情,罗浩轩心里隐隐不安,他问她:“然后呢?”
“然后,我就想像这个人骨骷髅打听一下我的事情,我想知道我的秘密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为什么和普通人不一样?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可以去什么地方?……总之,我有一大堆的问题想要问,但是……最后,我被攻击了。”陶慈苦笑着。
“为什么?”罗浩轩下意识脱口而出,然而他已经意识到问题了,“黄泉之中,只能存在一个有意识的人骨骷髅,那个人骨骷髅是把你当成了……当成了同类?”
“是啊,它以为我是同类。”陶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笑了笑说,“其实,我很早就想过,我会不会不是人?会不会像《西游记》里面的白骨精一样是个妖精?后来看到黄泉之路的人骨骷髅,我还以为我和那东西是一样的。那东西把我当成同类来袭击我时,我和它正面交手……”
“结果呢?”罗浩轩紧张地追问。
陶慈忽然就笑了:“你说结果是什么?我如果失败了,现在还能平安无事地站在你面前?当然是我赢了。我没有杀它,或者说,我根本不需要动手去杀它,对我来说,它实在是太弱了。它身上的只是骨头渣子,一碰就碎的那种骨头渣子,而我的双手是光泽的、锋利的、有力的,我和人骨骷髅不是同一种东西。”
“陶慈……”
陶慈耸了耸肩,看着罗浩轩,笑了笑说:“所以,我没有在黄泉之路找到答案,就只能继续出发去寻找答案。罗浩轩……”
陶慈说到这里,忽然语气严肃地叫了罗浩轩的名字,罗浩轩就精神紧绷了起来。
陶慈语气忽然变得严肃:“罗浩轩,等下我们和李老头的大儿子告辞后,踏上黄泉之路,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要记住,按照我说的话做。”
“嗯。”
“你别只答应我,要往心里记。还有沈欣涵的事……”陶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掌心,她的掌心上还留着那个朱砂印记,是沈易清帮她刻印上的。陶慈说:“虽然沈欣涵现在不是我们的敌人,但是你也也要记住一点,沈欣涵绝对不是我们的同伴,如果她在中途忽然消失,不要去管她,更不要试图去找她。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只要顾好你自己就行,其余的人或者事,你不要分精力给他们!”
罗浩轩点了点头。
陶慈也不知道罗浩轩能听进去多少,她也不知道要怎么继续给罗浩轩灌输这样的思想,不管怎么样,以罗浩轩那样的性格,可能不会那么听话,所以到时候她要多留神一点。
“罗浩轩,你真是个好人呢。”忽然,陶慈轻声感叹。
罗浩轩一脸发懵。
这时,五分钟过去了,李老头的大儿子也终于想好了自己夙愿。
他当着罗浩轩和陶慈他们的面,掰下了自己的一截小手指指骨,交给了陶慈:“我在现实中,是个连尸体都没有的人,所以就算是我媳妇给我建造了墓,立了墓碑,也一定是衣冠冢。我的愿望就是把这截小手指骨埋在我的墓地里,然后跟请跟我媳妇说:她年纪还轻,带着孩子改嫁吧……”
这是一个已死之人的愿望。
是陶慈要帮他完成的夙愿。
陶慈重重地点头。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