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刘琨、石勒,一统晋末第一步

在朱厚熜的动员安排下。

海瑞、戚继光已经开始在天枢界任职了。

日夜进行操练。

而朱厚熜,偶尔也会在夜间进行一些操练,杀得某位前朝皇后城门大开。

不过这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近些日子,军情连连。

首先就是匈奴内部情况。

刘聪与刘和大战三场,皆以刘和战败而终,刘和想要逃往草原,被刘曜背刺,斩了首级之后,投效刘聪。

刘聪现在又抖起来了,不过左宗棠及时出击,占了匈奴四座县城,立马就让刘聪又冷静了下来,想要俯首称臣。

朱厚熜应允,给了刘聪一根骨头,直接封他当匈奴王,让他即日领兵南下,攻打汉中。

同时点了一位姓司马的王爷当监军,若匈奴军法不明,尽可通禀。

司马氏的王爷,就应该这么用。

哪里危险派去哪儿,就当是废物利用了。

除此之外,长安归降。

这也算是一个好事。

长安城坚,虽然城里居住着的王侯将相已经没有当日英雄齐出的场景,只剩下一群鸡鸣狗盗。

但如果这些鸡鸣狗盗忽然拼死一搏,那么也能给大明造成一定伤害的。

因此,他们能够主动投降,朱厚熜很满意。

但这样一来,他就又多了一堆姓司马的家伙。

不是,司马氏这么能生吗,而且个个都是诸侯王。

这么算来,司马家有一百个王吧?

朕真是服了。

朱厚熜无力吐槽。

他从未想过一个小小的宫廷,在第一代中就能出现这么多王。

额……

好像大明也有这个毛病。

那没事儿了。

算朕没说。

除此之外,大明趁机东进,倒是又扩土不少,近乎于将原本属于匈奴汉国及西晋朝廷的领土尽数纳为己有,唯有东端的石勒警惕不已,已经严阵以待了。

而很快,石勒与刘琨全都遣使入洛,请求谒见朱厚熜。

刘琨来使要快上一些,他们的态度比较让大明君臣十分不满。

晋阳方面的使者便怒斥大明为逆贼,晋阳方面便宣称大明为篡位逆臣。

对此,大明方面的大臣们自然是不服的,于是当场出现了豪华的喷子阵容。

正好海瑞还没走,于是在海瑞的牵头之下,给晋阳使者骂了个狗血淋漓。

什么篡位、弑君逆臣?

我大明自后世而来,哪门子认你大晋当皇帝了,什么时候向晋朝称臣了?真是尬黑!

我们大明也是汉人政权,你们晋朝搞得这么垃圾,还不让我们大明来收拾环境了?

既然晋室不行,那就滚蛋!让有本事的王朝来承接天命。

对此,朱厚熜只想送晋朝一句话。

菜就多练,当不起就别当皇帝。曹魏是曹魏,两晋是两晋!

一番言论,给刘琨的使者搞得头晕目眩了起来,他从大明臣子们口中得到了一个令他感到恐怖的事实。

大明君臣,来自于未来!

这一点,让来自晋阳的刘琨使者感到惶恐莫名,连夜离开了洛阳,朝着晋阳赶去,准备通报刘琨这条震惊的消息。

对于这个消息,大明根本就没想着藏着掖着,主动暴露给刘琨的。

毕竟在朱厚熜看来,这没什么说的。

毕竟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的兵马,足以让天下震动,现在告诉他们,他来自后世,乃是后世的汉人皇帝,自然会惹得这里天下震动,更容易接受来自于自己的统治。

希望刘琨不要不识好歹,如果还是要给晋王朝尽忠,那么就算他名声很好,朱厚熜只好攻拔晋阳了。

一个中原,不能有两个朝廷。

这是不可更改和不可违背的铁律,是谁也无法改变的法则。

而另一边的石勒,则是来归顺的。

没错,是归顺。

朱厚熜手中握着石勒使者送来的归顺信笺,不由陷入了沉思。

石勒的情况,毋庸置疑了。

历史上已经告诉过朱厚熜是什么样子。

名义上归顺,实际上还是割据。

如同先前,石勒从成都王司马颖,后来归顺匈奴汉刘渊,最后自立门户。

这段过程中,他从来都是假借别人的大旗,来为自己添砖加瓦。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家伙,真正做到了‘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的战略目标,最后让自己一跃而起,成为历史上身份起点最低的皇帝。

没错,身份起点最低。

比大明的太祖朱元璋还低一些。

石勒的出身,是奴隶。

不过朱元璋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而石勒的国家则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了。

如今,石勒熬走了成都王司马颖、匈奴汉帝刘渊之后,马上又来投奔自己这个大明政权,想要在大明混个王来当当。

对此,朱厚熜冷笑一声。

朱厚熜隔着老远,直接将那归顺信笺一扔,精准无误的扔在了那石勒使者的脸上,同时冷声道:“告诉那奴隶儿石勒,尽早投降,交出兵权,朕可保其过平民一生!如若不然,力斩无赦!”

朱厚熜要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名义上的统一,他要的是所有的统一!

你石勒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和朕谈条件?

还保留原有镇守之地?

你给朕立了什么功劳,还想封王?!

白日做梦!

朕当发兵讨伐,早日平定山东,进而挥师北上,覆灭鲜卑!

平定了北方之后,南下之路自然更加平缓了。

大明的南方,钱粮充足、兵多将广。

而两晋的南方……

这个时代,南方确实被开垦了,但还没开垦到可比北方的地步。

而且两晋时代,全国的兵员素质都在下降。

只要平定北方,南下灭晋,就和历史上隋灭南陈一样轻松简单。

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丝毫压力可言。

而被朱厚聪这么一摔,那石勒派来的使者整个人都懵了,只感到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疼痛感。

这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

这名使者本来以为这趟是来混功劳的,怎么着也能捞点赏钱,毕竟这可是不战而降的一件大好事情,以往的都是这般,他还特地贿赂了好几个羯族人,这才得了这个使命。

而这次换到了这个大明皇帝身上,怎么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俞大猷见状,毫不犹豫,直接冷声道:“愣着干嘛,还不快滚?!”

同时,俞大猷修行的真气瞬间释放,将那人吓得瑟瑟发抖,连忙告退。

俞大猷的武道天赋当真是极强的,也可能是有军阵加持。

在这方世界,已经达到了三品武者的实力,马上要晋升二品。

再待半年,一品武者也轻松晋级。

而大明的将领们,都是这般。

在这里,不过短短数月,修为急剧攀升。

这种情况,让朱厚熜有些难以想象,但很快便知道了关键所在。

能够成为将军的,都对军阵杀伐之气有所加持,修行起来自然会不自觉修行那种血气。

也就是说,一个将军的带兵作战能力越强,他的修行速度也就越快。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有些农民起义军将领随着厮杀,修为越来越高,最后成为柱国大将的原因。

“陛下。”

俞大猷呵斥之后,接着便铿锵有力的上前,对着朱厚熜行礼道:“臣愿为讨胡先锋,东出汜水、虎牢,讨伐胡虏!”

俞大猷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朱厚熜不由点头赞叹,接着便笑道:“既然如此,朕便点伏波军驻虎牢,守东方之道,不急攻伐。”

“等忙活完后方的事情,再行东出,灭石勒,复山东!”

朱厚熜的目光深邃。

他现在的目标很简单。

操练本土士兵,任命本土官吏,管理好这里的一切之后,要等六十个军团到位四十个,再看看刘琨什么打算,最后直接东出梭哈,给石勒一点小小的人海战术。

两晋时代,人数最多的战争可能就是成语大师前秦王苻坚贡献出来的淝水之战了。

苻坚的淝水之战,军队成分极其复杂,无法做到指挥如一,而且苻坚本人的方式也很有问题。

而大明,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至少六十个军团之中,都是大明直接派遣的将领,没有出现东一个西一个的情况。

四十个军团东出,让石勒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百万雄师!

很快,又处理了几个政务之后,今日的早朝便结束。

朱厚熜呼吸吐纳了一阵,立马便见黄锦迎了上来,低声道:“陛下,羊氏做了汤……”

“朕知道了,让她候着。”

朱厚熜冷声一哼,接着便道:“朕要去见皇后和文贵妃,瞧瞧朕的皇嗣如何。”

羊献容最近有些放肆了,是该冷落一阵,让她好好反省一下。

不过就在朱厚熜抬腿的时候,他的面前聊天框闪烁,当即点开看了一下。

【大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坖:@万寿帝君,爹……您还是来一下吧,徐阶、高拱这些人,跪在宫外,只想求见您一面。】

看到这一幕,朱厚熜不由有些狐疑。

这帮家伙,见朕干嘛?

【万寿帝君:他们还想让朕去见他们?让他们等着,朕什么时候有空,会召见他们!】

【万寿帝君:找个由头,罚一下他们。】

你们想让朕去见他们?你们是什么个东西啊?

真是小树不修不直溜!

……

晋阳城中,刘琨仔细听着前去洛阳拜见朱厚熜的使者,听着他讲述的内容,眼神之中充满了惊讶之色。

在惊讶之中,甚至还带有一抹……惶恐。

有点吓人了。

未来的皇帝,从未来来的军队,未来大一统的王朝?

啊?

你跟我说评书呢?

评书也不敢这么写啊!

这让刘琨来回踱步,心情不定,最后问道:“你确定?”

“确定。”

那信使自然没有任何隐瞒。

这名信使既然愿意为晋阳出使,自然也是一名忠义之人。

在北方,胡虏肆虐,很多汉人士子都已经去当了汉奸,投奔石勒和刘渊了,只有忠贞之士,抱着维护汉人的期颐,来到晋阳为刘琨效力。

如今在得知大明也是汉人政权之后,也已经有不少人去投奔大明了。

这位使者之所以还在,自然是为了不辜负刘琨的信任。

“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

刘琨来回踱步,再度发问。

虽然刘琨名声很大,可以说是如定海神针一般在这个黑暗年代镇守北方,但才干属实是比起他的至交好友祖逖要差一些。

晋书之中,有一段对刘琨很到位的评价。

刘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然素奢豪,嗜声色,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

虽然慕名投奔刘琨的人很多,但对刘琨感到失望的人也有不少。

虽然有时候骄奢**逸的时候会自责,然后奋发图强,但很快又堕落到骄奢**逸的地步,但马上又发愤图强……彼此循环往复。

这一点,没什么说的。

只是有良知普通人心性,被推到了如此位置上罢了。

不过刘琨虽然本事差一些,但还是比一般人要高出不少的。

不然不可能如一颗钉子一般,死死地钉在晋阳这片土地上。

“刘使君。”

那使者目光真切,对着刘琨,掏心掏肺地说道:“在下去往洛阳,往来尽是精兵强卒,放眼望去,望不到尽头,军马不下三十万之众。”

“每日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粮草络绎不绝,国库极为充盈。”

“其甲胄样式,确实不似本朝之人。而其用钱币、文字,也与本朝大相径庭!”

“那大明的皇帝,确为大宗师……而且以在下观之,比本朝武帝还要强盛许多,恐怕高祖、项王,方能媲美。”

“他们说的多半是真的,他们是真的来自后世的汉人王朝……在下话已至此,请刘使君自行决断吧。”

听着使者恳切的声音,刘琨重重地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

“我要去洛阳亲自看看,再做决定!”

如果洛阳的大明真有三十万大军,那么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与其如此,不如去洛阳看看。

如果是真,归顺汉人王朝,也不是什么问题。

刘琨那边的决断很轻松,而石勒那边,则是有些捉摸不透了。

在接到信使八百里加急之后,石勒猛然站起身来,心中惊疑不定,不知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主动归顺都不同意啊?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