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专用饭票
年末的大街熙熙攘攘,再过不久就要新年了,街上也会冷清起来,所以人们趁着时机赶紧多备些年货。街上人来人往,个个喜气洋洋,好像紫禁城里的阴云压根就没影响到日常生活。
镜落依旧是那身清朝人看来古怪得紧的打扮,压了压渔夫帽,耸了耸肩,侧头对隐身了的白端悄声抱怨:“那个臭老爸,扔给我这么多麻烦的委托,连钱都不给我!”
“现在你不是有了麽。”白端的嗓音轻柔如水,特别悦耳,“而且保成大人不也给你乾坤袋了吗?”
“是啊~”一提起自家老爸镜落就有些生闷气,紧了紧大衣的领子,抬头读着匾额上的大字,“亨通钱庄,就是这个!”她心情忽的愉悦起来,哼着歌走进钱庄,把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递给掌柜,“请帮我兑成碎银子,多谢。”虽然和老爸总是斗嘴,每次也多以失败告终,但老爸对自己的教育的确不错,至少,小孩子就是得懂礼貌才是嘛。
那个掌柜把银票翻来覆去研究了半日,又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陪笑道:“姑娘稍等,在下这就去拿碎银子。”
他没有直接去拿银子,而是转到后面悄声嘱咐小厮,“赶紧去告诉九爷一声,以前他给的那种银票有人来兑了。”小厮得命,忙不迭地直往九阿哥府而去。
掌柜去了半日才回来,只取了五百两银锭给镜落,但镜落一见这么多银锭,惊讶地说:“一千两有这么多银子?!”
掌柜的嘴抽搐了下,陪笑道:“姑娘,一千两可是个大数目,有些人家一辈子连这种二十两的银锭都没见过哪。”心下吁口气,好在没告诉她这些只是五百两而已。
“哦。”镜落收起银子,把这堆银锭全部扔进乾坤袋。她还以为一千两和现代的一千块钱差不多,看来受清穿文毒害太重,改天回去要好好恶补下明清经济,免得被老爸嘲笑。她脑海中浮现出自家老爸贼笑着做痛心貌,说:“小镜啊,为父苦心教育你这么多年,竟然连银本位都分不清,实在是太令我失望了。”
……她一阵恶寒,收紧衣领,转身要走,却被白端的声音止住了,“他只给你了五百两银子而已。”
什么?!镜落大怒,在钞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马虎!她回到台前,冷冷地盯着掌柜:“您是不是嫌我一个女孩子家带着一千两银子太重,就扣下五百两帮我减轻负担?”
“呃……呵呵……”掌柜原想以此拖延时间,好快点等九爷过来,九爷之前有过吩咐,凡是拿这个盖章的银票来兑换银子的人,一定要留住。但是此刻这个看似年方二八的少女,身上散发出的冷冽气势使他不住地颤抖,忙推过另外五百两银子,一张脸哭不像哭,笑不像笑,“姑娘,都在这里了。”
“嗯,多谢。”镜落数清后,满意地收好银锭,脸上满是笑容地哼着歌离开了钱庄。
她前脚刚走,后脚胤禟就赶了过来,结果斯人一去不复返,银票还在空悠悠,他生气地揪住掌柜:“人呢?”
“爷饶命啊,那姑娘刚走。”掌柜颤巍巍地把手指向外面,但此刻再追出去,已经没有人影了。胤禟只好继续盘问他,“那姑娘长什么样的?”
掌柜因为之前镜落奇怪的装束,记忆犹新:“戴着顶奇怪的黑色帽子,上面还有银扣之类的东西。穿着件黑色的古怪披风,头发不短不长,就留到脖子根,还不停地自言自语些什麽。奴才只记得这么些了啊,爷。”
胤禟听完叙述,怎么想象都不是十三弟媳,这怪模怪样的打扮倒是和那两个女子有些相象,只得挥手不再叫人追查,不了了之。
花开两家,各表一枝,这厢镜落浑然不知那张银票搅出多大事来,逛了一圈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眼见日薄西山,这才想到要找个地方住宿。她眯着眼瞅了瞅那边的青楼,被白端啄了下脑袋,悻悻地掏出一本册子,翻过写着“清朝旅行必备手册夏七颜著限量孤本”的封面,埋头仔细查阅起来,“嗯,就是这里,去雍亲王城外的庄子,找一个叫方杰的人。”
打定了主意后,她拍拍白端,笑道:“现在人不多,你可以显形了,你可没这么多灵力保持隐身吧。”白端琥珀色的眸子眨了眨,显出身形来,两人就着七颜画的指使地图往城外而去。
可惜七颜绘画地图的功底实在不怎么样,最后镜落依靠辟邪附在后面标准地图才跌跌撞撞找到了庄子,此时天色已经大暗。她试着扣了扣门,不多久,一个面貌清秀的青年开门出来,她礼貌地开口询问:“劳驾问一下,是否有一位叫方杰的先生住在这里?”
青年刚要开口,里面母亲的声音响起:“小杰,是谁啊?”接着,一个穿着农家土布裙袄的中年女子也走了出来。
“你就是方杰?”镜落打量着青年,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又对着那中年女子笑道,“我是夏七颜和沙罗的……”
“你是恩人的女儿麽?是夏姑娘的还是沙罗姑娘的?”妇人惊喜地叫起来,拉过方杰,“小杰,快给恩人的女儿磕头!”
“不不不。”镜落连忙摆手,一脸黑线,大妈您想象力太丰富了,不过我算是沙罗的孙女麽?她一阵恶寒,“我是她们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有事,所以特来寻宿。”
“啊呀~我说嘛,她们这么年轻的女孩子哪会有这么大的女儿啊。”妇人热情地拉她进来,“来,你晚饭还没吃吧,我这里没什么准备,粗茶淡饭的,你今天就将就下,明日我在给你做顿好的。”
“呵呵,谢谢您。”她礼貌地道谢,是啊,这么年轻的女孩子的确不会有这么大的女儿,因为是孙女啊。
镜落算是绑定了这张长期省钱饭票,但心里也知道小农户人家生活不容易,硬是不让大妈宰鸡宰鸭,只说自己喜欢吃素,死命塞了不少碎银子给她,引得大妈直说这孩子懂事,结果还是大鱼大肉每日见桌。
唉,横竖也是花自己银子,她叹口气,心安理得地夹起一块鱼肉咽下肚,清朝野生自然的鱼虾蔬菜味道真是不错。
展开全部内容